明德新闻

首页  /  明德新闻  /  正文

明德讲坛第31期:言论统制与诗歌创作的“避言”传统

作者:伊伶俐   摄影:   编辑:   审核:  浏览:  发布时间:2017-03-10

3月9日晚,明德讲坛第31期讲座在大学校区2102报告厅举行。本次讲座邀请了日本宋代文学会现任会长,大阪大学文学研究科教授浅见洋二先生,他演讲的题目是“言论统制下的文学文本——论苏轼诗歌创作为中心”。讲座由通识教育课部主任曾军博士主持,近500师生聆听了演讲。

浅见先生认为,在古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言论常与国家统治权力发生冲突,以《论语》为代表的儒家经典提出了冲突发生时的“避言”策略。苏轼在当时遭遇“乌台诗案”,他的大半生都面临着如何处理自我言论与国家权力之间关系的问题,其诗歌更是多在言论统制下创作的。苏轼有意识地在公众场合抑制以诗歌为首的言论创作活动,但私下里却反复地互赠书简及诗歌,形成了私密的文本圈域,带来了文学文本形态的多样化。文本在他人接受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会被曲解附会,甚至成为罗织罪名的依据,苏轼不得不利用“廋词”来避谤,这可以看作对儒家“避言”策略的继承,也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文本独特的私密圈域。

浅见先生按照苏轼被贬到赦免的时间顺序,考察了苏轼私下与友人互赠书简及诗歌等文学文本,及苏轼处于时局混乱之中的心理历程,从无惧到谨言,再到惶恐、后悔,直至尽力避言,并嘱咐朋友不要将他的诗作传出。通过以上考察浅见先生推论:不管是《论语·宪问》所谓“避言”,还是苏轼所谓“廋词”,都是使自身言论远离或避开权力,这种行为体现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某种消极、退缩的性格。这种“避言”是朝着隐逸的方向,与隐逸行为相联系。当然从现代人的视点来批判古人的消极、退缩没有太大的意义。在中国古代,廋词不只是隐藏的意思,也包含了一种委婉讽谏的方式,这并不是远离权力斗争的消极怯懦,而是包含了对权力尽心讽谏的积极目的。

 提问环节,同学们积极踊跃地与浅见先生交流了对于中日文化交流、日本优秀文学作品、文学表达的委婉特征等问题的看法,还有同学用日语提问,浅见先生非常开心。讲座在大家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同学们纷纷与浅见先生合影、签名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