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新闻

首页  /  明德新闻  /  正文

省博物馆副馆长何广来校讲授“荆楚文物中的中国近代史”

作者:洪斐、张琴   摄影:   编辑:范君彦   审核:罗茜  浏览:  发布时间:2025-10-24

10月22日下午,第59期明德讲坛在“大思政课”实践教学育人基地如期开讲。湖北省博物馆副馆长何广应邀担任主讲人,为师生带来《时间的纹路:荆楚文物中的中国近代历史》专题讲座。

何广是湖北省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长期致力于近代史研究、展陈设计制作及博物馆宣传工作。

讲座现场,何广从林则徐在湖北禁烟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切入,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历史细节,为现场师生勾勒出一幅幅荆楚大地上的历史画卷。结合明信片、邮票、历史建筑等文物,何广深入剖析了张之洞在湖北开展的洋务事业和新政措施,详细介绍了这些举措在当时社会引发的巨大变革,以及它们如何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埋下伏笔,如何激发国人寻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烈愿望。在他的讲述中,荆楚文物不再是冰冷的展品,而是承载着厚重历史和家国情怀的鲜活生命。那些看似普通的文物,成为了打开历史之门的钥匙,让大家深刻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民族觉醒。

讲述湖北省的红色历史时,何广结合家书、衣物、民歌、湖北红色建筑等珍贵文物,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娓娓道来。湖北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苦的环境中不屈不挠,为了理想和信念,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的艰苦奋斗和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荆楚大地。那些可歌可泣的抗日民族英雄故事,更是让现场师生为之动容,仿佛亲身经历了那段血与火的岁月。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荆楚文物为这句话作了最佳佐证。”何广掷地有声的话语和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大家深刻认识到了荆楚文物所承载的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

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主持讲座并作总结讲话。他说,这场讲座饱含政治的高度、理论的深度,历史的厚度和学术的力度,仿佛是从历史文物和相关历史事件中精心提炼出的文化密码,与时代精神实现了完美融合,让大家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在危难中奋起、在抗争中前进,直至逐步走向复兴的伟大历史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