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晚,我院明德讲坛第十七期讲座在一号报告厅举行。华中师范大学张三夕教授应邀为全院师生作“孔门之问——《论语》导读”的主题讲座。全院各系的200余名学生前来聆听讲座。讲座由公共课部主任曾军博士主持。
张三夕教授讲座伊始就指出,阅读《论语》的当代背景,一是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与发扬传统中向上向善内容,二是回到东方智慧来解决当今的文明冲突。中华文明在与异质文明或异域文明长期交往中,逐步形成了尊王攘夷、王道理想和协和万邦的观念。它们是中华文明包容性对话模式的三个相互支撑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建构了中华文明在与异质文明或异域文明对话中的价值取向及文化传统,其中蕴藏的精神气质和文明特质就是温和、中庸、非对抗性。接着,张教授介绍了《论语》这部经典“半宗教半哲学”的性质,以及《论语》的各种注释本。
张教授认为,孔子的讲学特点就是问答方式,师生之间所提出的问题具有广泛性,回答也丰富多样。所以,《论语》的读法可以从问题入手。他梳理了《论语》中问孝、问政、问知、问明、问君子、问仁、问友、问崇德辨惑、问事鬼神、问士、问达、问耻等十二个问题。随后以“孔门问仁”为个案,深入讲解了孔门师弟子之间围绕“仁”所展开的对话。他认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概念,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意思。“仁”的主要意思既是指一种形而上的精神境界,又是指一种形而下的伦理道德修养,即讲如何做人。做人即成仁。仁和人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孔子说仁者“爱人”。最后,张教授把“仁者寿”三个字送给大家,他说“仁者寿”三字可以作为座右铭,它是最好的养生之道,长寿之道。希望大家做仁者。
讲座进入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张三夕教授一一为其做出详细的解答。全场秩序井然,气氛热烈,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本期明德讲坛圆满结束。